郭嘉昆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7月26日出席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总台央视记者:李强总理将赴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请问能否介绍会议安排以及中方有何期待?

郭嘉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方举办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重要行动,旨在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中方已邀请来自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代表出席会议。我们期待各方围绕深化创新合作、释放智能红利,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加强协同共治、确保智能向善三项重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共促团结、共谋发展、共商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7月23日,国际法院发布气候变化咨询意见,确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法律文件,阐明了各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法下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一些国家认为这是推动全球气候正义运动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刻。请问中方如何看待这一咨询意见?

郭嘉昆:中方注意到,国际法院咨询意见指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法律文件,确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等是解释和适用相关国际法的指导原则,强调发达国家需带头应对气候变化,强调各国有义务加强国际合作。咨询意见反映了包括中方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的立场和主张,对维护和推进国际气候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中方积极参与本次咨询意见案。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中方正在积极稳妥落实“双碳”目标,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与此同时,中国提供的高质量、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显著降低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成本,并通过南南合作渠道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会放缓,促进国际合作的努力不会减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不会停歇。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全面落实《框架公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记者提问画面

路透社记者:有两名泰国士兵在泰国和柬埔寨边境争议地区冲突中受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泰国和柬埔寨两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也是东盟重要成员,睦邻友好、妥处分歧符合双方根本和长远利益。我们对当前事态发展深感担忧,希望双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问题。从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诉求出发,中方秉持公正公允立场,已经并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做劝和促谈工作,为推动缓局降温发挥建设性作用。

法新社记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天在同中方领导人会见时称,欧盟和中国应了解彼此关切,并提出“真正解决方案”。中方愿向欧盟提供什么样的“真正解决方案”?

郭嘉昆:今天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中方已经发布有关消息稿,你可以查阅。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欧关系又站在一个关键历史节点。50年来,中欧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其中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也是中欧关系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中欧都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习近平主席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要牢牢把握双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纽约时报》记者:欧盟对俄乌冲突背景下中俄日益密切的贸易和工业合作表达了担忧。今天中欧领导人会面时,在这一问题上有何最新进展?

郭嘉昆:今天上午,习近平主席会见了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我们已发布相关消息,你可以查阅。我想强调的是,中俄之间的交往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到第三方影响。

香港中评社记者:据报道,南非政府发布公报称,南非政府不再承认位于比勒陀利亚的“台北商务办公室”,敦促台当局将该机构迁至约翰内斯堡,并将“驻开普敦台北联络代表处”更名为“商务办公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南非政府独立自主采取上述举措,是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积极行动,符合联大第2758号决议精神,也是中南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并愿继续与南非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

俄新社记者: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第三轮直接谈判。中方如何评价本轮谈判的结果?

郭嘉昆:我们注意到,俄乌双方日前举行了新一轮直接谈判,并就交换俘虏等人道主义问题达成共识,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对于乌克兰危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致力于政治解决危机,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法新社记者: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公布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巩固美在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并确保领先于中国。特朗普抱怨称,很多科技巨头长期以来受益于美国的自由环境,同时却在中国建厂。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中方始终主张各方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包容、普惠、向善发展,不应突出对抗竞争,而应追求共享智能红利,实现共同发展。

《纽约时报》记者:欧盟曾对中方限制稀有金属及稀土磁铁出口表达关切。今天中欧领导人会面时,在这一问题上是否会有进展?

郭嘉昆:在稀土问题上,中方的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我们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记者提问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